大肠癌是结肠癌与直肠癌的总称,二者虽然发生于不同的肠道组织,但这两种肠道肿瘤症状相似,发病率相当,病因大致相同,更重要的是二者均为恶性肿瘤,重在早发现,发病风险较高的人群需定期筛查。那么,哪些人易患结直肠癌呢?接下来,医学莘将为您解析。

结直肠癌早期局限于结直肠内若未及时治疗,肿瘤会侵犯、转移至周围组织,病情呈进行性加重,后期生存率会逐渐降低,按照病情严重程度,结直肠癌分Ⅰ、Ⅱ、Ⅲ、Ⅳ期,从Ⅰ期至Ⅳ期,患者五年生存率会从90%降至14%。因此,对于这样的恶性肿瘤,需要以预防为主,具有发病高风险的人群应早期干预,以降低发生风险,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需提高警惕:

①肥胖的人群。体重超标的朋友多数认为自身非病理状态,但在预防结直肠方面,肥胖人群需要控制体重。若体重长期高于正常范围,机体会处于慢性炎症状态,只不过炎症程度较低,同时肠道菌群可能会发生改变,这些因素均可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。由于肥胖患者长期高热量饮食,垃圾食品的摄入相对较多,部分垃圾食品含有较多食品添加剂,也可增加肠道肿瘤发生风险。因此,肥胖患者应注意减轻体重、健康饮食。


【资料图】

②炎性肠病患者。持续炎症刺激会增加肠道肿瘤的发生风险,因此具有炎性肠病的患者,也属于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,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、克隆恩病患者,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会较普通人群增加1.5倍,若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,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。因此,有炎性肠病的患者首先应治疗原发疾病,降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,其次应定期肠镜复查。

③结肠腺瘤患者。结直肠腺瘤属于肠道息肉,但与其它息肉不同的是,结直肠腺瘤具有癌变风险,且成人肠道息肉多以腺瘤为主,当腺瘤直径大于2cm时,约50%的腺瘤会发生癌变,尤其是绒毛状腺瘤,癌变风险更高,因此若肠镜发现结直肠腺瘤,应早期手术治疗。相比于结直肠腺瘤,其它肠道息肉如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,通常没有癌变风险,但由于这些息肉表面上难以与腺瘤相鉴别,因此依然建议手术治疗,并定期复查。

④饮食结构不合理的人群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我们的饮食结构逐渐发生了改变,基本形成了高脂高蛋白、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,但这样的饮食结构不利于结直肠的预防,高脂、高蛋白食物富含一种叫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物质,这种物质可与肠道组织细胞结合并产生破坏作用,长期大量摄入可增加结直肠癌发生风险,相比较而言,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、水果、谷物等食物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较少,对肠道损伤较轻。因此,在预防结直肠癌方面应控制高脂、高蛋白食物的摄入,增加蔬菜、水果、谷物等食物的摄入。

⑥此外,吸烟与年龄的增加也是结直肠的高危因素。吸烟可增加多种肿瘤的发生风险,包括结直肠癌在内,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,均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,因此应尽早戒烟;年龄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属于不可控因素,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,属于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,因此应定期行肠镜检查,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直肠肿瘤。

高危人群在干预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的同时,还应警惕结直肠癌相关症状,结直肠主要功能为运输、储存大便,发生肿瘤性病变以后,可引起排便习惯改变,以前可能仅需排便一两次,发生结直肠癌后每天可排便五六次甚至更多,也可几天才排便一次,直肠癌患者排便时可伴随里急后重、排便不尽与肛门下坠感等症状;排便习惯改变的同时,还可伴随排便性状改变,可能出现排粘液便、脓血便等,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堵塞,可出现大便变细。此外,肿瘤侵犯神经后可出现腹痛,肿瘤引起肠道堵塞后可出现肠梗阻,肿瘤毒素入血可引起乏力、发热等症状。可能部分朋友会问,既然结直肠癌可出现这些症状,出现症状时及时治疗,不就可以改善预后了吗?答案可能会出乎部分朋友的意料。

结直肠癌早期通常无显著症状,出现相关症状说明病情已经进展到一定程度,而对于结直肠癌这样的恶性肿瘤,只有早期发现并尽快给予手术治疗,才能获得较长生存期,因此无论是普通人群,还是高危人群,均不能依靠症状判断有无结直肠癌,而是定期筛查,通常以肠镜筛查为主,但发生结直肠的风险不同,肠镜筛查的频率也不同。

①40至74岁的普通人群,每5至10年筛查一次。由于40岁以上的人群发生结直肠的风险相对较高,因此建议定期行肠镜检查,但普通人群结直肠癌的进展相对缓慢,因此没必要进行频繁检查,且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,部分人群对肠镜检查不耐受,每5至10年检查一次即可。

②溃疡性结肠炎等炎性肠病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后8年应行肠镜筛查,若为广泛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,在随后的时间内应增加筛查频率,初筛后每1至3年检查一次,若筛查无异常发现可适当延长筛查时间,但在出现症状后的20年,应每间隔1-2年筛查一次。

③林奇综合征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癌变风险较高,应增加肠镜筛查频率,林奇综合征患者从20岁开始每2年检查一次,至40岁时每年检查一次;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。

④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,可从40岁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,也可以家族中其它人群发生结直肠癌时的年龄作为参考,在他们的发病年龄上提前十年,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也是合理的。

综上,肥胖人群由于长期受炎性刺激、肠道菌群改变,发生结直肠癌风险相对较高;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恩病患者肠道受炎性损害,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较普通人群增加1.5倍;结直肠腺瘤直径大于2cm时,约50%的腺瘤会发生癌变,尤其是绒毛状腺瘤癌变风险更高;长期高脂高蛋白饮食、低膳食纤维饮食,由于摄入较多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,也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生风险;具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,由于肿瘤发病具有遗传倾向,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也较高;年龄位于40岁以上的人群,长期吸烟的人群,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也较高。发生结直肠癌以后,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,可出现排便性状改变如解粘液、血便等,还可出现腹痛、肠梗阻、乏力、发热等症状,但这些症状通常不会出现在结直肠癌早期,因此结直肠的早期发现主要依靠肠镜检查,40至74岁的普通人群,每5至10年筛查一次;炎性肠病患者视筛查情况可适当延长筛查时间;林奇综合征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癌变风险较高,应增加筛查频率,每两年或一年一次;具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患者,40岁以上可每5年筛查一次。

关键词: